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婴幼儿教育 >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 做人的习惯 > 【第7种习惯 坚强】

第7种习惯 坚强

 

第7种习惯 坚强(1)

    要做到坚忍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歌德

    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爱因斯坦

    自私怯懦的人常不快乐,因为他们即使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品格和自信。——罗曼·罗兰

    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人,都会把保尔·柯察金看做是坚强意志的化身。对于保尔来说,贫困、失恋、坐牢、战争、重伤、失明,一个接一个的挫折打击着他,但是所有的挫折都没有打倒这位刚强的战士,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地战斗着,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贡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诚然,坚强是成功的核心品质。

    有人问一位智者:“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捏它。”

    那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只留下花生仁。

    “再搓搓它。”智者说。

    那人又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

    “再用手捏它。”智者说。

    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

    “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说。

    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

    “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智者说。

    每一位成功者都知道,要想成功就要有一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锹挖不成水井,成功需要积累,成功需要坚持。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商较高者做过研究,发现智力发展与三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三是有自信,不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

    一个人想干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说起来,一个人克服一点儿困难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查德威尔是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但她并不满足,决定超越自己,她想从位于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那岛游到加利福尼亚。

    但是,这次旅程十分艰苦,刺骨的海水冻得查德威尔嘴唇发紫。在经过连续16小时的游泳后,查德威尔已经感到自己的四肢沉重得像钢铁,她感到自己快不行了。这时,查德威尔望了望远方,由于大雾的原因,查德威尔根本看不到1英里以外的事物。

    查德威尔不知道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感到使不上劲的查德威尔终于对陪伴她的艇上的人说道:“我放弃了,快拉我上去吧。”

    那人对查德威尔说:“不要这样,只有1英里就到了,再坚持一会儿!”

    查德威尔无助地摇了摇头,说:“我不信,如果只有1英里,我怎么看不到海岸线,快拉我上去。”查德威尔最终被小艇上的人拉了上去。

    小艇飞快地向前开去,不到1分钟,加利福尼亚的海岸出现在眼前。查德威尔后悔莫及,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就有眼前。

    其实,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往往仅一步之遥,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胜利便在向你招手。但是,许多人正是因为在前面的困难中已经筋疲力尽,在最后的关头,即使遇到一个微小的困难或障碍都可能放弃而导致前功尽弃。

    一个拳手曾经说:“在受到对手猛烈重击的情况下,倒下是一种解脱,或者说是一种诱惑。每当这时候,我就在心里对自己叫喊:挺住,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因为只有我不倒下,才有取胜的可能。”确实如此,成功往往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坚强当中。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胆怯懦弱是普遍存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对近万人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胆怯、腼腆。胆怯有许多表现形式,如公共场所胆怯、社交胆怯、特定情境胆怯、特殊动物胆怯等。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许多麻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胆小懦弱的孩子往往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和挫折。坚强勇敢的孩子则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越过障碍和绊脚石,从而取得成功。

    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坚强的习惯,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坚强地走得顺顺利利。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呢?

做人的习惯
第7种习惯 坚强(2)

    建议一: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

    著名文学家朱自清说:“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舒适、平静、安稳的生活,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一位中学生说:“我一直相信妈妈是非常爱我的,她希望用自己的肩膀为我挡住所有的风雨,安排好每一步路。可是,在她每天为我忙忙碌碌的时候,她不知道,我所有的勇气和自信都丢失在这份特殊的关爱里了。”

    可见,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把握自己。

    一位职业妈妈在教孩子骑三轮车的时候就想到了应该通过此事来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

    10岁的儿子执意要学骑三轮车,妈妈就对孩子说:“那好呀,你一定要坚持学会才行。”于是,妈妈就带着儿子去学骑三轮。刚开始,儿子怎么也骑不好,一定要妈妈推着他才行。后来,妈妈把他带到有小朋友骑三轮车的场地去,先让儿子看别的小朋友骑三轮车。

    看到别的孩子骑得自由自在,儿子也想试一试。可是,他怎么踩也踩不动,急得直叫妈:“妈妈,妈妈,帮我推一下。”

    “你老让我推你,所以你总是骑不动。你用劲往下踩就行了。”没办法,儿子只好拼命踩,居然真的动起来了。但是,没过多久就翻车了,儿子摔在地上疼得大哭。

    看着儿子坐在地上哭,妈妈也很心疼。但是,妈妈想到的是应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意志。于是,妈妈狠狠心对儿子说:“男子汉是不能哭的。快站起来,继续骑吧。”这样,儿子只好自己站起来继续骑,这一次不仅学会了骑三轮,而且锻炼了坚强的意志。

    生活善于自理的孩子是个坚强的人,在生活中,他会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会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不会无所适从。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让他自己去面对生活。譬如:夜间让孩子独立上厕所,自己到牛奶站取牛奶。经过这些锻炼,以后当父母暂时离开时,稍大一些的孩子能够自己待着而不害怕;当发生意外情况时,也能够不惊慌、不哭泣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品质很有益处。

    建议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

    在公共汽车上,有人给一个5岁的小女孩让座。孩子的妈妈却对让座的人说:“让她站着吧,她已经到了该自己站立的年龄了!”

    想让孩子坚强,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来看待。只有让孩子自己去站立,他的双腿才会坚强,他的意志才会坚强。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把大女儿带到战争前线救护伤员,让她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1918年,居里夫人又要两个女儿留在正遭到德军炮击的巴黎,并告诉孩子,在轰炸的时候不要躲到地窖里去发抖。这种把孩子当成强者的态度真的使居里夫人的孩子们成为了坚强的人。

    建议三:教孩子凡事再坚持一下。

    京剧《沙家浜》里郭指导员有一句话:“胜利往往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事实正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意志去再“坚持一下”,这种坚强的意志足以让他取得成功。

    一位英国父亲是这样描述自己幼时的经历的:“有一次,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由于不小心,手指被同伴弄出了血,非常疼,我的眼泪就要掉下来了。但是,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最后,我忍住了眼泪,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和小朋友们玩,因为我知道,一旦我的眼泪掉下来,同伴们就会认为我是懦夫,以后再也不会和我一起玩了。现在,我也告诉我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你就是强者!”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希望女儿能够有坚强的意志承受极限的考验,在亦婷10岁的时候,她与爸爸进行了一个残酷的训练:捏冰一刻钟!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要训练刘亦婷的忍耐力,刘亦婷需要在一刻钟内捏一大块在冰箱里冻得结结实实的冰块。

    以下是刘亦婷记录此事的日记:

    1991年8月9日(10岁时)

    和爸爸打赌

做人的习惯
第7种习惯 坚强(3)

    嘿!告诉你吧,昨天晚上,我和我爸爸打了一个赌,结果呀,嘿,我赢了一本书呢!

    事情是这样的,晚上,爸爸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冰,这块冰比一个一号电池还大呢。爸爸说:“婷婷,你能把这块冰捏15分钟吗,你办到了,我就给你一本书。”我说:“怎么不行,我们来打个赌吧!如果我捏到了15分钟,那你就得给我买书哦。”爸爸满口答应了。

    爸爸拿着秒表,喊了一声:“预备,起!”我就把冰往手里一放,开始捏冰了。第一分钟,感觉还可以,第二分钟,就觉得刺骨的疼痛,我急忙拿起一个药瓶看上面的说明,转移我的注意力。到了第三分钟,骨头疼得钻心,像有千万根冰针在上面跳舞似的,我就用大声读说明的方法来克服。到了第四分钟,我感觉骨头都要被冰冻僵、冻裂了,这时我使劲咬住嘴唇,让痛感转移到嘴上去,心里想着:忍住,忍住。第五分钟,我的手变青了,也不那么痛了。到第六分钟,手只有一点儿痛了,而且稍微有点儿麻。第七分钟,手不痛了,只觉得冰冰的,有些麻木。第八分钟,我的手就完全麻木了……当爸爸跟我说:“十五分了!”的时候,我高兴得跳着欢呼起来:

    “万岁,万岁,我赢了,我赢了!”可我的手,却变成了紫红色,摸什么都觉得很烫。爸爸急忙打开自来水管给我冲手。

    我一边冲,一边对爸爸说:“爸爸你真倒霉啊!”爸爸却说:“我一点儿也不倒霉,你有这么强的意志力,我们只有高兴的份儿。”

    这,就是我赢书的经过。你看,多不容易呀!

    当孩子在不断的训练下,做出一些比较胆大的事情,父母应该不断鼓励、称赞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勇敢的乐趣,觉得以前的胆小非常幼稚,让孩子从内心上勇敢起来,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大,越来越活泼。

    建议四: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劣性刺激是指一些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这些刺激对孩子来说是必需和有益的。这些刺激主要有:

    1.困难

    美国一些儿童专家指出,有条件的父母应该为孩子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常给孩子制造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当然,在这当中,父母需要教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也要教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办法。

    2.饥饿

    饥饿是一种挑战生理极限的刺激。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吃饭挑食或抱怨这、抱怨那,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让孩子尝一下饥饿的滋味,让孩子在饥饿的刺激下学会控制自己的偏好。

    3.吃苦

    大部分孩子在面对吃苦的时候总是显示出娇弱的一面,父母不妨有意识地锻炼孩子,比如多让孩子参加一些野营活动,让孩子在艰难的条件下吃点苦头,这样比较有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4.批评

    许多孩子的心理非常脆弱,根本无法接受别人的指责和反面评价。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埃丽希·弗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必须明确规定一些孩子不应做的事情,比如,打人、骂人、偷东西等,这些都是绝对不允许做的。如果孩子做了,就要接受批评、惩罚,有时还要严厉一些。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有益的。”

    5.惩罚

    对于孩子犯的较大的错误,父母应该给予适度的惩罚,这种惩罚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把孩子关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不允许孩子买他想买的玩具等。

    6.忽视

    父母总是一味以孩子为中心,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下,孩子们似乎永远是主角。那么,如果环境发生变化,孩子不能再当主角了,不被重视了,他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他就可能承受不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因此,父母在生活中不要把孩子作为重心,有时候可以适当忽视孩子,让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帮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