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电子与嵌入式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第1章 绪论 > 【1.1 单片机发展概况】

1.1 单片机发展概况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种非常活跃且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
ller Unit
MCU)。

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Memory)、输入/输出接口(I/O)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有适当的软件和外部设备,便可组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1.1  单片机发展概况

1.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主要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1978年):初级单片机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这个系列的单片机在片内集成了8CPU、并行I/O口、8位定时器/计数器、RAM等。无串行I/O,寻址范围不大于4KB

第二阶段(1978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此时的单片机品种多,功能强,以MCS-51系列为代表。这个阶段的单片机均带有串行I/O口,具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为16位,片内RAMROM容量相对增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这类单片机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由于其优良的性价比,且特别适合我国的国情,所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与MCS-51系列使用同样广泛的还有Motorola公司的68xx等,这些型号使单片机的应用在我国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三阶段(19831990年):16位单片机和8位高性能单片机并行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单片机的最大特点是实时处理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集成度高,内部功能强,而且允许用户采用工业控制的专用语言编程,如PL/MC语言、BASIC语言等。如Intel公司生产的MCS-96系列和Philips公司生产的8XC552系列,特别适用于实时控制。

第四阶段(1990至今):19902月美国推出的i80860超级单片机轰动了整个计算机界,它的运算速度为1.2亿次/秒,可进行32位整数运算和64位浮点运算,同时片内具有一个三维图形处理器,可构成超级图形工作站。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巨型计算机单片化将成为现实。

1.1.2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早期MCS-51典型时钟频率为12MHz,目前与MCS-51单片机兼容的一些单片机的时钟频率达到40 MHz或更高,现在已有更快的32400MHz的单片机产品出现。

单片机将向大容量、高性能化、外围电路内装化等方面发展。为满足不同的用户要求,各公司竞相推出能满足不同需要的产品。

1CPU的改进

CPU功能的增强主要表现在运算速度和精度的提高方面。

1)采用双CPU结构,以提高处理能力。

2)增加数据总线宽度。单片机内部采用16位或32位数据总线,其数据处理能力明显优于一般的8位单片机。

3)采用流水线结构,指令以队列形式出现在CPU中,具有很快的运算速度。

4)采用RISC体系结构。

2.存储器的发展

1)加大存储容量。

新型单片机片内ROM一般可达4KB64KBRAM2.56B。有的单片机片内ROM容量可达256KB

2)片内EPROM开始E2 PROMFLASH化。

由于片内EPROM需要高压编程写入和用紫外线擦除,给用户带来不便。采用电改写的E2 PROM后,不需紫外线擦除,只需重新写入。特别是能在+5V下读/写的E2 PROM,既有静态RAM/写操作简便的优点,又能在掉电时数据不丢失。片内E2 PROM的使用不仅会对单片机结构产生影响,而且会大大简化应用系统结构。

3)程序保密化。

一般EPROM中的程序很容易被复制。为防止被复制,有的单片机设有对片内ROM中信息的读取保护,这就达到了程序保密的目的。

3.片内I/O口的改进

一般单片机都有较多的并行口,以满足外围设备、芯片扩展的需要,同时配有串行口以满足多机通信功能的要求。

1)增加并行口的驱动能力。

这样可以减少外部驱动芯片。有的单片机能直接输出大电流和高电压,以便能直接驱动LEDVFD(荧光显示器)。

2)增加I/O口的逻辑控制功能。

大部分单片机的I/O口都能进行逻辑操作。中、高档单片机的位处理系统能够对I/O口进行位寻址及位操作,大大加强了I/O口控制的灵活性。

3)配置特殊的串行接口。

有些单片机配置了一些特殊的串行接口,如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总线——I2C总线(Inter-IC bus)是用两条串行总线代替现行的8位并行数据总线,从而大大减少了单片机引线,降低了单片机的成本,为单片机的扩展及通信提供了方便。

4)通信及网络功能增强。

在某些单片机内部还含有局部网络控制模块,因此这类单片机十分容易构成网络。特别是在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时,构成一个控制网络十分有用。目前,将单片机系统和Internet连接起来已是一种趋势。

4.集成更多的外围电路

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有可能把众多的外围功能器件集成在片内,这是单片机发展的重要趋势。除了一般必须具有的ROMRAM、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外,随着单片机档次的提高,为满足检测、控制功能更高的要求,片内集成的部件还有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DMA控制器、锁相环、实时时钟、LCD控制器、WatchDog电路等。

由于集成工艺在不断发展,能装入片内的外围电路也可以是大规模的,把所需的外围电路全部装入单片机内,即系统的单片化(SoC)是目前单片机发展的趋势之一。

5.引脚的多功能

随着芯片内部功能的增强和资源的丰富,单片机所需的引脚数也会相应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一个能寻址1MB存储空间的单片机需20条地址线和8条数据线。太多的引脚不仅会增加制造时的困难,而且也会使应用单片机更复杂。为了减少引脚数量,提高应用灵活性,单片机中普遍采用一脚多用的设计方案。

6.低功耗

8位单片机中多数产品采用CHMOS工艺。CMOS芯片的单片机具有功耗小的优点,而且为了充分发挥低功耗的特点,这类单片机普遍配置有空闲和掉电两种工作方式。例如,采用CHMOS工艺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80C51BH/80C31/87C51在正常运行(5V12MHz)时,工作电流为20mA;同样条件下空闲方式工作时,工作电流则为3.7mA;而在掉电(2V)时,工作电流仅为50mA,以致不少单片机实际可采用电池供电。

7.专用型单片机发展加快

专用型单片机具有最大程度简化的系统结构,资源利用率最高,大批量使用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