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管理 > 企业战略管理(MBA全景教程之一) > 企业战略管理 > 【第2讲 企业战略的制订、实施和评估】

第2讲 企业战略的制订、实施和评估

2  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的制订、实施和评估

【本讲重点】

战略的制订

战略的实施和执行

战略的监督、评估和纠正

 

过去很多企业把自己的战略看成是10年以上长远的、全局的规划,这仅仅是词典中所讲战略的一种定义,但是在实际的战略管理中,企业既要考虑它的全局性、长期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它是用来指导企业实践的一个具体的方案,所以战略也有不同的层次。总的来讲,战略就是管理的一个博弈计划,它要考虑:

 

如何确定企业在已经选定的市场上的位置,即市场定位问题

成功地竞争

获得优异的业绩效益

三、战略的制订

企业要制订发展战略,就要考虑:

 

公司的业务,多元化还是单一化

服务的顾客,宽泛还是专一

产品线,宽还是窄

追求的竞争优势,低成本还是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还是追求特殊的能力

 

前面讲到,百事可乐有它的餐饮业,也有它的软饮料业,在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状况下,软饮料业的战略是不同于餐饮业战略的;各自服务的顾客,也应很明确,这涉及到一个产品定位问题;同时还要考虑系列产品问题,就像牙膏,是做牙膏系列,还是仅仅是做某一个品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追求的竞争优势,是低成本的还是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还是追求特殊的能力。

 

出发点不一样,制订战略时考虑的角度也不一样

 

1.  制订战略时要考虑的几个如何

 

(1)如何对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做出反应

 

例如,一般年轻人结婚有三大件,改革开放以前,一般年轻人结婚能置办三大件(指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就很满足了。可到了现在,这三件已不行了,置办家庭生活中的必备的电子产品已成了时尚。所以,就要对新的偏好做出反应,如果你的定位还定位在老三件上,可能你就没有市场了。就像照相机,过去的一些产品质量是不错的,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现在也需要与外国公司进行合作,就是因为市场变了,消费者偏好变了。

 

(2)如何面对同行业的竞争

 

同行业的企业不要害怕竞争,对自己在本行业的竞争要有足够的信心。如果在主业领域竞争激烈,自己主业中既有技术,又涉足很深,更有品牌,完全有实力参与竞争。

 

(3)如何对新的市场环境,或者市场条件做出反应

 

家电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大家都在生产电视机,电视机的档次不一样,技术含量也不一样,如果现在提出来新的行业标准,那么企业应如何做出反应?

 

(4)如何在一个长期或相对长的时间内,在业务上获得发展

 

像联想集团不是说什么有利润就做什么,那样很有可能短期就垮掉了,他们要做一个百年老字号。当然做百年老字号不是说说就可以了,很多公司提出做百年老字号。它们认为,通过上市,融了资,就可以发展了。但是它没有一个很好的战略理念,没有一个很好的经营战略,最后也会导致失败。

 

(5)如何实现绩效目标

 

企业对一些消费者的偏好做出了反应,对竞争做出了反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了反应,但是如果拿不到一个很好的绩效,也等于零。有很好的理念却没办法实施是不行的,所以绩效问题是很关键的。

 

2.  确定战略时要考虑的几个如何

 

如何让企业的利润增长,或者如何增加你的业务

如何取悦顾客

如何面对竞争对手

如何对变化的市场做出反应

如何去确定业务的定位,获得能力

如何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或者财务目标

 

【小结】

 

战略就是做几个如何的问题,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方法或方案。后面还会讲到,战略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还会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定义。

 

【自检】

不同的出发点对制订战略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层管理人员如何指导公司的业务

 

应该用一种协调的、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的博弈计划,来规范管理人员和员工各自独立的行动和决策,使经理人员(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有一个更好的默契。否则,不是做不好,就是人员流失。当然这不仅仅是个战略的问题,还有个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一个组织形式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战略问题。

 

1.企业战略的定义

要对战略下一个非常精确、非常准确、勿庸置疑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公司对战略的理念、对战略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

 

企业战略

是企业管理层所制订的战略计划

 

企业战略是高层所考虑的战略计划或博弈计划。它的目的是建立公司在其市场领域的位置,成功地和其经营对手进行竞争,满足客户的需求,或者着眼于公司的业绩。就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一样,每个人通过成绩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通过发表论文找到自己的位置。企业也是这样,它通过在市场上的销售,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同时要考虑你不是一个人,而是在和竞争对手竞争,同时它还体现在顾客对你有没有需求,顾客没有需求,有再好的主意也没用。但是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最终还要使企业获得效益。

 

2.联想集团和麦当劳的企业战略

联想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

联想的战略定义下得非常好,它的企业战略是:你要干什么行当,要干多大,钱和人往哪儿投。这句话看起来说得很明白,很通俗,但用战略管理的语言来讲,该说的事情都说到了。

干多大,这个讲得非常好。1995年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了一本著名的教授钱特勒的书——《规模与范围》,讲的就是你要追求规模还是追求范围,由此产生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问题。钱和人往哪儿投,就是人、钱、技术都属于资源,是往现有的数码技术投资呢,还是往计算机方面投资?要你做出决策,这就是一个战略问题。所以战略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能是一个空洞的幻想。但明确的目标还要合理,而且你能够坚定不移地实施,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企业不是没有战略,只是没有那些所谓的管理学家、经营学家所讲的学术性语言,而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讲得很清楚,也一样带来了效益。

图2-1  联想集团的企业战略

麦当劳的企业发展战略

图2-2  麦当劳的企业战略

麦当劳的核心要素:

 

每年增加2500个餐馆,扩大规模

通过低价位和超值这样有吸引力的食品来吸引更新、更多的顾客

布局问题

配送中心

员工培训

 

从战略讲,它的核心要素是每年增加2500个餐馆,扩大规模。餐馆的内部装修当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基本的颜色、基本的标识是完全一致的。使人感觉到:我在美国看到的金色的拱门,在中国、在澳大利亚,也是一样,这个没有区别。

通过低价位和超值这样有吸引力的食品来吸引更新、更多的顾客。这个菜单是有限的菜单,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快餐的顾客来讲,他觉得很好,能满足需求了,不必再去等半天吃碗面条,或者吃一个中国菜。不但很快,环境也很好,有空调,有赏心悦目的环境,还伴着背景音乐。顾客能够很好地进行消费,消费完了,立刻走掉。在特许经营上,你自己选择,不管你在哪个国家,不管你什么肤色,服务人员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标识、固定的服务规范来为顾客服务。

还要考虑一个布局问题。是在商店比较集中的地方,人容易走得比较累的地方,还是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在美国,麦当劳、肯德基基本上都是在收费的高速公路上,由于已经标准化了,人们休息的时候就不用再犹豫:这是广东菜?上海菜?进去之前犹犹豫豫地。一看麦当劳,就知道就是这几样产品,能够满足我的需求,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消费。

另一方面就是它的配送中心。建立几个配送中心,储藏什么样的食品来达到最大效率?当然要做广告,因为它竞争对手太多了,有肯德基的炸鸡,有必胜客,还有汉堡王,同时做汉堡的就有好几家,怎么能够获得竞争优势?通过产品,通过形象,还是要通过广告。

同时还有一个员工培训的问题。麦当劳进入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员工培训。怎样使员工的理念和经营者的理念一致,怎么样使员工了解这个公司运作的规范,及时把餐厅打扫好。这需要花很大功夫来培训。

 

麦当劳把这些核心要素,作为它战略成功的基本保证。这里有一个问题,战略是计划的,还是对于现实做出的一种反应?这是有争论的。根据前面讲过的战略的过程——愿景、使命、目标,我们要制订出战略,这个战略给人的感觉就是计划。实际上有很多并不完全是计划,它只是对于环境的突变所做出的反应。原先没有计划到,但环境发生了变化,我能不能适应这种突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这也是战略中所要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个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柔性。

 

【案例】

有个很典型的例子。本田摩托车当初进入美国市场时,它试图以250cc这么一种大的摩托车打入美国的主流摩托车市场,但市场非但不需要日本的摩托车,而且很快又遇到石油危机,再加上当初售后服务并不是很好,主要技术人员在日本国内,有了问题以后,需要运回日本去维修。这样的话,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市场上的拓展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石油危机的时候,日本推销商自己骑的是小摩托,但他去推销大摩托,而美国的商人,经销商恰恰看中了他的小摩托——轻便快捷,希望帮他们去推销小摩托,而不是大摩托。由于本田发动机的质量很好,小摩托很快打入了美国市场,所以就为今后本田汽车进入美国市场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本田汽车实际上是靠着摩托车这样一个品牌的声誉。本来是计划大的,现在变成小的了,小的后来又带动了汽车,所以它是对市场变化做出的反应。实际的、实现了的战略,它可能包括两个大方面,一个是计划的,一个是适应的,这两方面都是我们战略考虑的重要内容。

 

3.企业战略的多种定义

 

加拿大的明茨柏格教授对这样的问题做了透彻的了解以后提出,战略不是一种定义,而是多种定义。

多种定义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计划(Plan),先有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实施和执行。

二是计策(Ploy),这个计策是并不准备完全实施的,是需要的时候才去做。海湾战争中,美国把兵不断运到沙特等国家,对伊拉克进行威胁,如果你怎样,我就怎样,起到一个威胁的作用。大的跨国公司在新产品的推行上往往也是强占地盘,进行威胁,不让小的公司来进行研发。例如电视机,别人一提出来要研发纯平的,有些公司就说,我已经有了,试图以计策来占领市场。

三是模式(Pattern),即做事的一种方式。这个战略,不是计划的,也不是计策,只是以怎样的方案去实施。可以看出,战略是更具体地去实施的方案。

四是定位(Position),企业怎样寻求在市场中的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战略中要考虑的一个主要方面。

五是观念(Perspective),就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理念对战略的影响,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组织行为学中,英文把它叫做知觉。得到的知觉不同,所做的决策就不同,这就需要在不同的观念中,达到一种妥协、和谐的感觉,一起协调起来,达到一种共识。

 

 

 

 

4.企业战略的类型

 

明茨柏格先生的这个战略理念,更有助于人们理解战略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因为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固定的定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略理念,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准确理解。

大陆和港台在理解战略这个英文单词上,是不太一样的,我们把它翻译成战略,但是港台却把它翻译成策略。但有时也不完全是策略问题,还是企业的一个战略问题。战略强调的是一个柔性的问题,一个协调性的问题。有这样的理念就可以不必非要去划分哪个是战略,哪个是策略。

 

表2-1  企业发展战略的类型

类型

要求

计划型战略

谋事在前,行事在后,没有计划是不去做的

计策型战略

威胁有余,难得实现,就是不准备去实现,本来就只是一种威胁

模式型战略

只要经营行动,不要经营空想。制订好了一种方案,就照这个方案按部就班地去做

定位型战略

适应环境,获得自己的经营优势。环境的变化,使你不断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观念型战略

有一个集体的观念,大家如何更好地实现共同目标

 

5.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在讲过战略的基本定义,或者战略的基本概念后,还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表2-2  企业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

 

经营范围

经营规模、范围有多大;在哪些行业、是单一行业,还是多种行业;在没有投资余地、或者没有投资权利的前提下,企业在做一个新的业务的时候,要设定好范围,过宽、过窄都不利于发展。

资源配置

怎样去配置企业资源

竞争优势

将有限的资源更好地利用

协同作用

一个部门很好的管理理念能不能拿到另外的部门,形成一个协同作用,也就是分力和合力的作用。合力的作用大于每个分力之和。这个协同作用在管理上、在生产、营销上都有用,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

 

讲战略的构成要素就从这四个方面考虑,有一条共同的经营主线把它们串起来。例如,作为总部考虑经营范围,作为具体业务部门考虑在这个行业里如何进行竞争。

索尼公司是一个业务复杂的公司,除了电子领域以外,业务范围还包括游戏、音乐、电影、保险等。为了保证这些业务的顺利开展,索尼必须有两个战略,一个是从下至上,一个是从上至下,两个战略同时交互使用。从下至上,作为个别策略来讲,策略的概念保留它原来的用意,是个别业务的策略;而从上至下,是公司总部的战略,也叫做整体战略。所以注意一下:一个是个别策略,一个是总体战略。

上述反映出在不同层面上的战略。由于索尼公司是由众多的业务单位组成的,它必须坚持一个复杂系统来进行经营管理。复杂系统的运行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协同,需要把复杂变得简单化,才能更好地保持效率。所以它要求每个机构彼此合作,协同作用,创造有机的价值,并使它的有机整体的价值大于简单相加所得到的价值,这就是合力作用大于分力作用,也就是二加二等于五。

可以看出,在国内很多企业里没有这样的描述。仅在理论上有这样的说法。在国外的一些企业,确实是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去做的。这并不是学术上的讨论,而是对实践的一个归纳,国内的企业要对此更好地思考,找到协同点,使企业的价值能够充分地发挥。

 

6.企业战略的构成层次

 

还要提到一个层次问题。一个公司根据它的大小不同,能够划分三种层次。

 

表2-3  企业战略的构成层次

层次

内容

企业总体战略

何处竞争

经营单位战略

如何竞争

职能部门战略

如何分配

 

一般来讲,有这样三个层次。公司总体战略是讲公司总部考虑在何处竞争。我是可口可乐,那么我选择是在快餐业、软饮料业和其他娱乐业、或者其他方面。在何处竞争,是公司总部考虑的,总部需要登高望远。

经营单位,就是事业部,要考虑,在这个定位好的行业范围内如何进行竞争。

职能部门战略就是说如何分配,分配什么?例如营销部门,如何分配资源来保证战略。总体战略也好、经营单位战略也好,都要保证它的实施。这也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战略不是仅仅总部有,在各个层面都有,包括员工他也有战略的问题。就像我们讲谈判,不仅仅是商务谈判,在人和人沟通中也会碰到谈判,谈判也有一个战略问题。是通过谈判实现合作,还是通过谈判回避、通过谈判加强联系等等,它也是战略思考。

【案例】

索尼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

发展战略

竞争战略

不应只是在制造与销售电子硬件与娱乐软件上,更需要去制造在销售后还能获得持续收入的新的价值链。

通过积极地推进索尼的核心业务,即视听产品的数字化,和这些产品与信息技术的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同时围绕核心业务构筑包括开发、设计、生产、采购和物流、销售,加强所有环节强有力的联系,提高公司的效益。

 

竞争战略实际上就是经营单位战略,后面再讲的时候,用竞争战略这个词多于经营单位战略,因为经营单位战略是讲具体某一项业务,或者是某一个子公司的战略,这个子公司的战略也是在某一个行业里的战略,这个行业的战略主要是从事竞争的战略。当然也有合作的问题,竞争与合作是当今两大主题,所以就用竞争战略来替代了经营单位战略。

从索尼公司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的区别,一个是比较宏观地选择不同的行业,一个是在某一个具体行业里如何竞争。

四、战略的实施和执行

 

第四项战略任务,就是战略地实施和执行。

 

建立一个组织

 

先要考虑怎样建立一个组织。一个新的战略,就需要一个新的组织结构,这里的组织实际上是组织结构,用来推进新的战略实施。

 

制订预算,将公司的资源分配给起关键作用的部门

建立对公司战略起着支付作用的政策和运作程序

鼓励公司的职员,引导他们努力为公司所建立的目标而奋斗,同时,如有必要,对他们的职责和工作行为进行修订,使其能更好地满足战略的成功实施所要求的必要条件。

 

对组织进行调整

 

但在很多情况下,当一个领导人提出新的战略的时候,组织上得不到保证,所以他需要对组织做手术,希望能够在新的战略、新的基础上,得到圆满的实施。另外在战略实施中还需要考虑资源配置问题,怎么样能通过预算,将资源更好地分配给关键部门,实现战略。

 

制订与战略相配套的政策、程序和体系

 

第三方面就是支持战略实施的政策和运作的程序、体系。虽然有了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如果相关政策不改变,也是难以实现的。例如我们国家加入WTO,但我们现在很多政策跟它不接轨,这就需要我们对某些政策予以调整。

 

企业文化有利于保证战略的实施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考虑怎样鼓励员工,使他们努力地为所设定的目标奋斗。一些企业现在很重视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有利于保证战略的实施的,通过文化,通过人,我们把制度规范化。一个好的制度,能保证战略有效实施,也能保证组织结构更好地运转。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将项目制度化,而且不断地提高、改进,这是非常重要的。

五、战略的监督、评估和纠正

战略管理的第五项任务就是监督、评估和纠正,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去保证复杂系统的正常运转,这需要一个监督评估和纠正的过程。这是一个无终点的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战略过程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战略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管理,不是一个平面,也不是一个静态的,这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战略管理不同于一般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区别点。

需要强调一点,战略、战略的管理、或者叫战略管理,它和一般管理的区别是有一个战略的意识、战略的思考,但它和一般管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管理。只不过它是把企业中各个部门的战略汇总到一起,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管理。不要以为战略管理,就是一个新的管理,就不需要过去的管理,仍然需要!只不过它是在一个统一、大的管理之下建立的一个更好的管理方式。

 

效能与效率

 

讲管理、战略管理,离不开两个单词,就是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20世纪50年代在《有效的管理者》中就提到的,一个是效能(Effectiveness),一个是效率(Efficiency)。

 

表2-4  效能与效率比较表

效能

效率

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达到一定目标的能力。

用最少的成本来实现目标,体现一个有效率的结果。

 

效能(Effectiveness)——做正确的事情,这是很不容易的,怎么能选择一种正确的事情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哪些事情,哪些决策是正确的呢?你今天正确,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能不能保证它仍然正确?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如果做正确了,就是一个效能问题。

但是,很多部门只是一个执行部门,它考虑的是一个效率问题。用英文表述就是“Efficiency”——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无论是中文也好,英文也好,好像是单词的语序的变化,但恰恰是这语序一变化,反映了一个很大的区别:效能需要你做正确的事情,而效率是要你正确地做事——就是领导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而且很快做完。就像美国大兵救人,派8个人去抢救一个人,值不值得的问题不需要去讨论,这是价值观念的问题,只要你去执行命令,有效地把他救过来。至于说,他所蕴涵的价值问题、对于母亲的一个回报的问题,则是一个效能问题,对个人影响的问题,也就是说向导问题,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

在公司层面的战略中,它要考虑的是效能的问题——怎样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在经营单位层面上,或者在竞争战略层面上,很多考虑的是效率问题,特别是如果我们还有一个层面——职能战略。什么情况下,要考虑效率,什么情况下考虑效能?有一些企业过多地考虑效率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整天加班加点,看起来是一个效率问题,很快实现了目标,但是员工的疲劳程度过度,或者中层管理人员的疲劳程度过度,他没有精力去思考创新的问题,没有精力去考虑相关工作的问题,这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或者整个公司的发展,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利的,所以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效率而忽略效能问题。

 

 

 

【自检】

企业的战略如何通过变化达到更好的效率和效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管理风格

 

在考虑效率、效能和战略的关系时,还要考虑有不同的管理风格,这个风格又是由它的文化所形成的。

 

表2-5  几种娱乐活动的管理风格

管理风格

含义

下围棋的管理风格

从全局出发,可以牺牲掉局部的棋子,牺牲局部来获得全局的胜利

打桥牌的管理风格

和合作伙伴很好地合作,和经营对手进行激烈的竞争

打麻将的管理风格

孤军奋战,看着上家,盯着下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

 

不同的管理风格,即便考虑到效率和效能的问题,也还是会影响管理层次的。

【本讲总结】

 

制订战略是为了实施和执行它,还要对其进行评估和纠正。战略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变革的管理,也是要看到变革以后的管理。企业看到市场在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越来越快,变革的层面越来越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应这种变革就会被淘汰。战略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管理,一个动态的管理,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没有变化,很难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稍做变革,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战略管理也是希望提供这样一个思路,在变革之中,我们怎样适应变化,而不去彻头彻尾的变化。全新的变革只是少量,我们面临的大多都是局部的变革。那么怎样把它变得更好,来适应管理新要求,这就是第一、二讲的战略管理过程。